当前访问的网站:bet3365 浏览机关、单位及各学院网页        旧版新闻网 新闻搜索:
?
 > 正文
对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几点认识

时间:2017-06-07 来源: 理论教育科 点击数: 字号:[ ]


  一、“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分类理论与我校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战略定位

  大学分类理论国内外研究较多。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提出过较有影响的“髙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前者以学位层次及科研规模划分大学类型,后者则注重以专门人才的类型为标准。国内众多学者观点不一而同,有的按教育类型对高校系统进行划分,也有以反映学科特点的“类”与反映科研规模的“型”进行划分。

  “城市型、应用型”概念是将大学分类理论与我校“服务面向”“人才类型”在“十三五”阶段有机结合的战略定位。“城市型、应用型”定位根本上是为北京这座现代都市在新时期承载的历史使命服务,更加主动地将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供给、内部治理结构、校园文化积淀、内涵特色凝练与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战略定位相协调。

  二、发展路径:思考并借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启示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存在基础弱、起步晚等客观劣势,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使一批高校率先脱颖而出,带动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实践证明,“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带动全面”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其改革启示足以引发我们的深思。既不闭门造车、也不生搬硬套,在建设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过程中,创新性地借鉴已有改革启示,集中优质资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使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在我校结出硕果。

  三、发展策略:继承并创新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成果

  地方应用型大学很多宝贵经验与成果值得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继承并发扬,“全面分析、主动调整、高度契合”是其重要的发展策略之一。(1)分析宏观趋势与政策导向,分析社会发展要求与百姓生活需求,对外部环境中、远期发展做深入论证与前瞻性分析,找准发展“坐标”;(2)主动思考与适应、主动承担与参与、主动创新与实践。不论是学科、专业等知识体系层面的资源建设投入,还是学院、系、部等行政机构的配置调整等方面都要围绕“坐标”主动、先行。(3)大学的建设要与城市的未来始终保持高度契合,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将“校城融合”作为学校工作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中国梦、教育强国梦的实现需要不同类型的多样化人才,需要建设不同类型的多样化高校。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应该突出办学定位与城市特征的契合性,争取所在城市全方位、更大力度的支持,形成大学与城市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文: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办公室 李爱国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张楠:加强对高校“关键少数”的监督
·李学伟:正确把握组织保障立德树人
·李学伟:试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科学思想
·徐永利:以美丽北京引领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根与耕:城市型大学与城市社区的相融与共进
·以“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契机,发展城市轨道交...
·对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几点认识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