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的网站:bet3365 浏览机关、单位及各学院网页        旧版新闻网 新闻搜索:
?
 > 正文
徐永利:以美丽北京引领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17-11-30 来源: 人大制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数: 字号:[ ]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机遇。首都北京在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建设生态文明的压力巨大,但是,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这一矛盾,迫切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北京发展的突出位置,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为突出口,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用首善标准建设美丽首都,切实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宜居之都。

一、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业已取得丰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率非常突出、绿化率不断扩大、水资源日益优化、资源垃圾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美丽乡村”逐渐增多、城乡共建成效显著等方面。

(一)生态效率非常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把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目前已从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现代产业体系,能耗大幅下降,生态效率大大提高。2009年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在《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中,首次为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排名,北京高居榜首。在2009至2013年的排名中,北京一直稳居前三名。2014年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在《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中,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指数进行排名,北京名列第一,其生态文明发展指数为0.759。这表明,北京市通过对发展模式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已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此外,北京市近5年来累计关闭440余家“三高”企业,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29.3%。北京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1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1.92%,居35个大中城市的第一位。[1]这些都显示了北京市发展模式深度调整的成功。

(二)绿化率不断扩大

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北京市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1年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北京市发改委、园林绿化局、农委、农业局、水务局等部门和相关区县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积极推进该工程建设。2011年,一期工程接近尾声,首都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绿化量不断增加。平原地区全面完成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构建了环绕京城的生态景观隔离带;小城镇绿化不断加强,为创建园林小城镇、改善城镇整体发展环境奠定良好基础。截至2011年,全市有“国家级生态县”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70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北京郊区环境优美乡镇”129个,“北京郊区生态村”1643个。[2]同时,北京市加强城市休闲公园、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三级城市森林公园体系建设,拓展了城市绿色景观的生态空间,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3]1981年到2015年的34年里,北京共有约8697.6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植树总株数达1.97亿株,成活率达88%。[4]北京绿色屏障的逐渐形成,对防治风沙产生了显著效果。据统计,2000年以来,北京市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呈减少局势。2000-2002年连续三年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均在13天以上,2003年以后虽然仍有波动,但基本呈减少趋势,2010、2011年的沙尘天气减少到1-2天。[5]

(三)水资源日益优化

河湖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投入数百亿元资金治理小清河等多条河道,使其重现清澈水体。2002年开始的“生态治河”效果明显。通过铺设透水砖或鱼槽砖让河底透气,投放鱼苗、螺蛳、河蚌等净化水质,不仅治理了河道,而且绿化了河堤。为优化水环境,北京市完善水环境监测组织体系。到2014年共形成了1个中心、10个分中心、221个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点,涵盖全市所有地表水功能区。《北京市地表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考核方案》是实现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重要依据。北京市还整合地矿、环保、卫生等多部门联合监测水资源,搭建水质信息共享平台,为水资源管理和供水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修复水生态,2009年起北京市水文总站采用新指标对水生态进行监测。原来的监测指标以藻类为主,不能全面反映水质,现在的新指标则包括pH值等12个理化指标和浮游动植物等9个生物指标。北京市水文总站近年编制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北京市水生动植物图谱》对水质评价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目前,北京市水文总站完成的“北京地区逐年水资源评价”成为科学调度、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要基础。[6]为提高水利用率,北京市积极推动节约用水,加强污水处理。2000年至2006年,共规划建设了15座污水处理厂。北京市还在国内率先建立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四)垃圾资源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北京市为实现垃圾资源化目标,调结构,减总量,逐步加强垃圾资源化处理。2007年北京市首座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规划“十二五”期间共建设35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渗沥液处理设施及5项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到2015年底,北京70%的生活垃圾将采用焚烧、生化等资源化处理方式。目前北京各区县都建立了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北京每年约产生建筑垃圾3500万吨。以往建筑垃圾大多通过露天堆放或填埋简单处理,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近年,北京市将建筑垃圾综合管理纳入“十二五”规划,并于2012年通过《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导则》。[7]到2015年底已建成9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2015年3月,北京市首座全封闭建筑垃圾处置线投产,整条处置线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8]

(五)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生物多样性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水平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普查,2010年北京的植物种类比2005年增加了2科,51属,188种。北京的野生动植物中共拥有226种中国特有种,其中,植物199种,动物27种。[9]另外,北京湿地保护成效显著,野鸭湖、汉石桥、翠湖、长沟等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很好的保护与恢复,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2011年,北京园林绿化局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的北京湿地中心,进一步推动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10]

(六)“美丽乡村”逐渐增多

北京市除城区外,还有大片涉农区域。2006年开始的“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活动,由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市旅游委、首都文明办、市文化局、市园林绿化局联合主办。严格按照“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的标准筛选推荐候选村庄,通过网络投票、报纸选票、市民体验、专家评委评选,每年评选出10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到2014年,全市3940多个行政村已有93个村获此殊荣。[11]自2009年以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秉承“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宗旨,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创建、命名活动。截止2014年,已评选出212个村,北京市共有朝阳区高碑店乡高碑店村、密云县古北口镇古北口村、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等13个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12]

(七)城乡共建成效显著

北京市大批企事业单位与郊区农村手牵手共同建设生态文明。自2006年起,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每年都在全市组织开展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郊区村庄绿化进行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到2010年,有35个中央单位、192个市属单位、635个区属单位和55个驻京部队与682个村结成对子;通过城乡手拉手活动累计向郊区提供绿化扶持资金4225.5万元,植树256.6万株;通过提供绿化规划、技术指导、义务植树劳动、农产品销售市场信息、到新农村开展民俗旅游等形式支援郊区村庄生态建设。[13]城乡共建活动的持续开展,对建设美丽乡村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继承经验推进北京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党的十九大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之际,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坚持和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体制机制,动员全市人民积极参与,把首都这一共同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一)相关部门和领导必须更加重视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首都能否实现持续发展,能否更加宜居。过去北京市一直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市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大气污染等城市病治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制定了《关于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层层制定建设规划,狠抓贯彻落实,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如今,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又面临新的机遇,必须把领导重视作为重要前提,使各级领导把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极其重要的本职工作,并纳入考核体系,真正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对全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为提升北京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拟订了《北京市2003~2007年环境保护规划纲要(草案)》,并积极组织落实。2004年7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重大决策,印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通知》(京政发[2004]25号)。北京市政府于2007年11月9日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修复的意见》。北京市委、市政府2009年还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此外,一系列城市规划也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保证了大气、水资源、垃圾处理、绿化等方面工作的持续推进。要建设好美丽首都,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使其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科技是生产力,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技先行。长期以来,北京市充分利用科研院所比较集中的优势,组织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围绕首都生态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出发,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科技进步,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形成节地、节水、节能和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重点发展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抗旱造林、生物农药、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同时,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节能降耗,减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科技投入带来丰厚回报,北京生态环境的改善正是利益于科技的力量,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使科技创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四)必须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周边区域合作是生态治理的基本途径,京津冀合作也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北京市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协作,以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比如,在水源保护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构建北京——承德生态农业示范区;与河北、山西、内蒙古合作,加强燕山、太行山山脉生态屏障建设;加强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山区县之间的产业互补和整体发展;加强与城区乃至国内国际的合作,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为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等等。但是,区域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实行区域统筹,标本兼治,持续推进,否则难以收到成效。

(五)必须大力培育生态文化

人们的环保意识、环保习惯以及社会环保氛围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正是由于北京市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越来越多的人组织起来宣传生态文明,推广垃圾分类,维护公共卫生,制止落后习俗,使北京的生态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要建设美丽北京,必须动员更多的市民行动起来,提高环保意识,自觉维护身边小环境,从一点一滴做起,尤其要教育好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生态文明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遵循。

(六)必须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北京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只有通过全面普遍参与,才能尽快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成效显著的城市生态系统,提高首都的生态环境水平和宜居程度。广大首都群众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打一场建设美丽北京的人民战争。同时要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运用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解决垃圾筒、城市渣土等突出问题。也要发挥各种媒体对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作用,对于媒体反映的问题要积极解决,真正树立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

(七)必须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北京市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成立了北京市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督查工作协调小组。小组办公室会同市级各专项指挥部联合督查各专项任务,如大气污染治理、污水治理、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打击违法建设等,注重从宏观层面发现、研究和推动难点问题的解决。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市政市容委、市规划委等各专项任务牵头部门则按各自职责主动履职,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统筹推进。与此同时,相应的监督机制、反馈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这些机制建立对生态文明建设功不可没。今后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机制,使各个部门都能发挥积极性,既充分履行职责,又能产生良好的保障引领作用,使首都的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托,北京的生态环境是首都人民共有的家园,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悉心呵护首都人民生存发展的环境,让首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得到实现。

本课题系北京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北京的实践研究”(13AZD01)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徐永利,男,北京联合大学前党委书记、人大制度研究所所长;韩强,男,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 张璐:《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北京居首》,《北京日报》2014年7月9日。

[2] 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3]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46页。

[4] 王硕:《北京34年植树近两亿株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1%》,《京华时报》2015年3月12日。

[5]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8页。

[6] 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7] 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8] 刘宇鑫:《北京首座全封闭建筑垃圾处置线投产》,《北京日报》2015年3月16日。

[9] 任彬彬、丛日晨、郭佳:《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其应对措施》,《北京园林》2012年第1期。

[10] 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11] 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12] 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13] 《“城乡手拉手 共建新农村”活动简介》,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2011年3月11日,http://www.bjyl.gov.cn/ztxx/2011zszt/zthd/sls/201103/t20110311_89754.html




(文: 徐永利,韩强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张楠:加强对高校“关键少数”的监督
·李学伟:正确把握组织保障立德树人
·李学伟:试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科学思想
·徐永利:以美丽北京引领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根与耕:城市型大学与城市社区的相融与共进
·以“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契机,发展城市轨道交...
·对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几点认识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